Professional knowledge

專業知識

負壓原理

風壓效應代表利用空氣的壓力差,高壓往低壓流動的原理,使設施外界冷空氣流入設施內部,逐出內部熱空氣。產生風壓效應的方式有兩種:

1. 利用大自然的風力,又可分為正壓與負壓

2. 利用電源驅動抽氣風扇,也可分為正壓風扇與負壓風扇

 

在自然界風力小,或無風地帶,要利用風壓效應將設施外界大氣空氣引入,唯一的方法是使用機械風扇。機械風扇因結構之不同分成兩大類型。

1. 正壓風扇 
工業界最常見的風扇,自後方抽氣,向前方送出,因此達到通風效果。此風扇優點為對於開放的設施如遮雨棚,遮蔭網等都可以應用。缺點在於送風距離有限,送出之風力不均勻,在設施內容易產生風力不及的死角。

2. 負壓風扇 
可稱為廠房(溫室等)通風的專用風扇。安裝於廠房(溫室等)的一側,另一側為入風口,廠房(溫室等)兩側要完全氣密以減少風壓短路,作用時將外界空氣吸入廠房(溫室等)充分混合後再排出。風力作用均勻,廠房(溫室等)內部無死角,為此種負壓風扇之最大特點。

1.正壓風扇與負壓風扇之比較
正壓風扇自後方吸入空氣,向前方排出。風力之大小與風扇之距離有關。只有在迎風正面才能感受風力,而其他空間則形成無風狀態。但是正壓風扇使用時,設施不需要氣密。負壓風扇自廠房(溫室等)一側產生負壓吸力,空氣自風力進入後均勻通過溫室內部,因此內廠房(溫室等)部空氣均勻混合。負壓風扇使用時,廠房(溫室等)的兩側需要盡量氣密。

2.負壓風扇之有效距離
廠房(溫室等)太短時,風量要加大,廠房(溫室等)太長時,負壓風扇的風壓不足以驅動空氣。因此使用負壓風扇之最佳廠房(溫室等)長度為30-55公尺。溫室長度25公尺以下與60公尺以上則不適用負壓風扇。

3.風扇出口之障礙物
風扇出口如果有樹林,牆壁等障礙物,風扇性能將降低,通常障礙物與風扇至少要有5倍風扇直徑之距離。

 廠房降溫

「房」→ 靠換氣降溫 ─ 物理效應        「人」→ 靠風速降溫 ─ 生理效應


 

風力通風設計技術原理與說明

  1. 風力通風:又稱「 穿越通風」(-Cross-Ventil-ation),依風力(即風壓)之作用造成的通風稱「風力通風」。
  2. 戶外風速超過1.5M/sec時,即可促成自然的通風,其通風量依室內空間的型態、佈局即開口部之開設情形而頗有出入。
  3. 穿透性通風:一般利用建築物迎風面與背風面兩者的壓力差促而成的。建築物外部風壓可能為正壓或負壓(吸力),其大小分布視外型而定。
  4. 建築物室內、外之壓力變化除受外型影響外,另與開口的位置與數量有關。

 

大空間分層空調技術原理說明

  1. 大空間建築室內特性:

    (1)高挑的天井:其天井為普通建築室內高度的十倍以上,室內空間為連續且無樓地板分隔,因此在室內垂直面上之溫度會有分層的現象產生熱空氣會累積在上部,故適當的垂直面溫度控制為一重點。

    (2)龐大的室內空間:室內空間容積大,產生熱源的位置亦有分散在機台、燈具和底面活動空間中,在如此大之空間中,我們只需對有人員活動及重大熱源產生之空調區域進行環境控制即可。

  2. 傳統大型空間或挑高空間若採全面空調至人體舒適範圍的話,是十分浪費能源的問題。事實上中庭內人員活動皆僅活動於地面上,真正有效率的空調為「分層空調」技術。讓人員活動區感覺到風的流動自然就會產生涼爽的感覺,其他大空間只要能夠達到適度的通風換氣,即可改善悶熱的環境。

 

※平面規劃設計時須特別注意之要點:

1.空間使用的性質要在設計時就區分好,將空調時間;負荷特性、人員密度相近者,規劃在同一區域。

2.避免空調分區過於零散複雜,也就是建築使用機能要單純化,避免複雜的使用型態。

3.集會場所等供特殊時間使用之空間,應獨立出空調的分區及設備。產生嘔氣;汙染等之房間,及需大量排氣之房間,如廁所、廚房等,應劃分成另一區域。

 


 

浮力通風設計

浮力通風-它依「煙囪效應」(Stack-Effect)達成通風,當風的流動速度不足,而難以產生風力通風時,得藉以「浮力通風」輔助。

浮力通風」乃利用重疊兩個不同的氣溫層,使空氣產生流動而達成通風作用。利用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之熱浮力原理設計通風路徑。

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您的瀏覽器過舊,將會導致部分畫面顯示效果不佳,建議您使用Mozilla Firefox瀏覽器或Google Chrome,以得到最佳瀏覽體驗